重磅!释放退役动力电池、再生材料进口的重要信号!


发布时间:

2024-12-11

近日,国务院印发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,释放退役动力电池、再生材料进口的重要信号!

  近日,国务院印发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,释放退役动力电池、再生材料进口的重要信号!从市场规模看,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465万辆,同比增长35.4%,且以电动汽车为主。其中,中国、欧洲、美国三方排名TOP 3。在锂离子电池持续创新助力全球电动汽车保持较高增速的背景下,业界预计,到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或将突破1800万辆。远期看,到2040年,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或将达到3亿辆到4亿辆。

  电池中国注意到,在此之前,我国禁止退役动力电池进口,仅发布过锂电池废料经预处理得到的部分粉体产品的进口标准。近年来,我国在进口动力电池及相关再生材料,以实现规模化循环利用方面整体较为缓慢。

  而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,在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中明确提到,“将探索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再生塑料、再生金属等再生材料使用情况信息化追溯系统。持续提升废有色金属利用技术水平,加强稀贵金属提取技术研发应用。及时完善退役动力电池、再生材料等进口标准和政策。

这表明,我国不仅将探索搭建再生材料溯源系统、提高稀贵金属提取技术水平,还首次将退役动力电池进口“提上日程”。

  分区域看,除中国市场外,欧洲、北美等海外市场近年来已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新兴市场。华泰证券预计,到2025年,欧洲、美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分别达214GWh、364GWh。

  动力电池要求“生产从哪儿来,退役回哪儿去”

  近年来,我国电动汽车、动力电池企业出海都非常关注海外相关政策、标准等,而在退役动力电池进口领域,搞清楚国际需求也十分必要,以便企业提早规划。在2023年8月17日生效的《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》中,就对动力电池回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。

  该法规对在欧盟销售使用的多类动力电池提出要求:到2030年,动力电池整体回收比例将提升至73%;生产新电池要求至少使用16%的回收钴、85%的回收铅、6%的回收锂以及6%的回收镍。

  据欧盟委员会预计,到2040年,相关回收利用的材料将分别占欧盟钴和镍需求的51%和42%。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法规还要求:对在当地销售的新能源汽车所报废的旧电池,必须运回汽车生产地进行回收处理。

  欧盟退役动力电池回收趋严,不仅提高了电池回收再利用的要求,而且未来动力电池退役后,将随车运回生产地处理。在此背景下,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的头部企业都已有所布局。

  头部企业电池回收再利用加码据统计,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公布了五批符合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》企业名单,共156家企业在列。目前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国轩高科、亿纬锂能、蜂巢能源、欣旺达、瑞浦兰钧等锂电头部企业,以及杉杉、华友、格林美、中伟股份等电池产业链企业,都在电池回收领域持续加码。

  宁德时代旗下邦普循环在印尼投建普青循环电池回收项目,将电池废料初加工得到的粗制氢氧化镍钴、氢氧化锰、锂盐等关键原料运回国内,已构建起“原生+再生”双链条海外资源保障。


立即咨询

* 请留下您的手机号,我们将及时联系您

提交